当前位置: 主页 > 书画 >

吴春龙:做一个匠心独具的裱画师

时间:2016-04-27 09:13:59 来源:国华娱乐网 编辑:杨雪

徐悲鸿曾说“不论多好的绘画,不经装裱,是显示不出它的艺术魅力的”。历代书画艺术品得以传世至今,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再次装裱修复。要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绘画艺术事业,光靠我们有名的艺术家还不成,还得靠无名的艺术家———裱画师。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包头市固阳县艺术馆副馆长吴春龙,正是一位在书画装裱和修复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手艺人”。在他看来,不光书画家要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裱画师同样要匠心独具,才能恰到好处地突出作品的神韵和美感,使书画作品更加锦上添花、熠熠生辉。但裱画师作为默默无闻的幕后人员,难以像书画家般声名大噪,从事这项工作更应该耐得住寂寞。

“修复古旧字画是一项费神费时的精细活,整个过程比较复杂。修复工作者就好比是一个医生,而我就是古旧字画的‘主任医师’。”吴春龙告诉记者。一幅画作的装裱修复,时间可能延续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多。

要让一幅古画光彩重现,首先要给它看病把脉。“手术”前首先要清除它身上的污垢,好比给它洗脸、洗澡,洗净之后,还要给它“开刀”、“接骨”、“整容”。这如同外科医生给病人实施手术治病一样,最后再给它“穿”上精美适合的“衣服”,其功效等同于再次创造古旧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艺术生命。”

吴春龙记得,他曾经修复过一幅明代唐寅的《竹林雅集图》。这是一件绢本国画作品,画心纵127.8厘米,横48.1厘米,工笔淡彩,画面主题是文人聚会。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善,还曾经修复过,送到他手里时已经破烂得非常严重。画心残缺不全,霉迹斑斑,并且有个一寸见方被火烧过的洞。

清洗、揭背、全色、接笔,吴春龙细心地操作着一系列修复工序,最后装潢成轴时,残破不全的古画已经变成一幅画面完整的艺术品,收藏家观后赞叹不已。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修复古字画公认的高手,全国已经屈指可数,以至于收藏界有一个说法,要找一位修复高手,比找一幅名画更难。出生在技术工人家庭的吴春龙,从小受母亲剪窗花捏面塑的影响,喜欢动手画画。后师承著名花鸟画家白铭先生学习工笔画,成为白铭先生的得意门生。正当吴春龙在业界渐有声名时,一次亲身经历让他的人生转了方向。一次在恩师家,其历时几个月创作的一幅精品工笔花鸟作品,因为裱工的原因导致损伤。这一场景让吴春龙深深触动,由此了解了书画装裱、修复对书画作品保护的重要性。从此,他便将艺术创作的重心由画画转移到装裱,开始钻研这一保护书画作品的技艺。

“虽然以前我就会装裱,但是要当成专业,就要博采众长,于是我外出先后拜师于我国装裱泰斗刘金涛先生,修复装裱国手孙孝江先生。”吴春龙告诉记者,为从事这项“为他人作嫁衣”的幕后工作,他节衣缩食省下工资用来不断自费深造提高技艺。故宫博物院首席古旧字画修复专家张金英先生曾高度赞扬他热爱文化艺术事业,对国家文物保护事业付出了精力、作出了贡献。

在吴春龙看来,修复装裱是提升古书画文物价值的主要手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以我一个人的微薄力量,能保护的仅是有限的书画作品。”吴春龙说,我国有无数件待修文物,但从事修复文物的工作者却不多,尤其书画文物是最难保存的,希望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版权声明|免责条款|法律顾问|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16-2018 www.guohuayul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华娱乐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 京ICP备17070868号-1